近期,一张特朗普遇刺的照片在网络上广泛传播,该照片由索尼A9M3相机拍摄。
02索尼A9M3采用全新2460万像素堆栈式传感器,具备高速连拍、高快门速度等功能。
04然而,在社会化媒体时代,专业相机的未来面临挑战,如智能手机摄影技术的竞争。
05未来,专业相机和智能手机可能以各自优势互补,一同推动影像技术的发展。
最近有这么一张照片,在网上非常火。火到什么程度呢?小雷在工作群、游戏群、长辈群、相机群,甚至小区业主停车群都不止一次看到了。
按照常理,小雷应该在这里放上那张著名的照片,毕竟网上已经传得到处都是了。
但由于这张标志性照片,被那个大家都熟悉的、某「XX中国」字辈的著名版权图库火速上架,所以小雷没有很好的方法向大家展示这张照片和它的衍生图。
在「那张照片」火遍全球互联网后,有好事者迅速「扒出」了拍下这「决定性瞬间」的相机——Sony A9M3。
秉承「乐子人」的心态,A9M3 迅速成为了社会化媒体上「地狱笑话」的主角:网民迅速将电子商务平台上 A9M3 的商品页面中介绍对焦和快门速度的示范照片换成了「那张照片」,甚至有经销商、摄影师在朋友圈以「同款相机」作为卖点招揽生意。
毕竟在国内摄影玩家圈子里,索尼相机在多年前就被冠以「直出狗都不看」的称号,以此来吐槽索尼 A7 系列「直出」(不经电脑后期,直接出图)时惨淡的人像肤色。
不过小雷后来去 AP 的网站上查了一下,AP 自己新闻页面所使用的配图已经删去了 EXIF 的数据,再加上 Evan Vucci 和 AP 从来就没公开回应过这款相机型号的信息,
甚至整个外文网站中都只有两个非权威的索尼相机「自媒体」提到这用的是 A9M3,这么早就钦点 A9M3 确实有些操之过急。
不过同一家媒体通常会使用一个品牌、型号的相机,而过去 Evan 也曾多次被拍到使用 A9M3,所以这种猜测在我看来也不无道理。
至于 A9M3 那 42999 元的机身售价,小雷只能说「专业相机,确实就这个价」。
其实在 2021 年关于索尼 A1 的评价中,小雷就和大家解释过「专业相机为什么这么贵」。至于 A9M3,虽然价格「略低于 A1,但在专业相机领域折叠差价其实不足为奇。
索尼 A9M3 采用全新的 2460 万像素堆栈式传感器,全新的 BIONZ XR ISP 能支持 AF/AE 追踪下 120fps 的无黑屏高速连拍。
为了实现最高 1/80000 的超高快门速度,A9M3 也用上了全域快门。
759 个相位对焦点覆盖了 95.6% 的取景范围,还可以与注册人脸以实现预对焦。
至于大量使用的镁合金,也为 A9M3 提供了强大的抗冲击表现,甚至改善了其散热性能。
机内 EVF(电子取景器)也获得了质的飞跃,无论是分辨率还是刷新率都比同种类型的产品要强,能够说是一台「全能旗舰相机」。用一句话来说,
索尼针对专业摄影师提供了名为 Sony Imaging PRO Support(索尼影像专业支持)的计划。
简单来说,「PRO」们除了有 24/7 的电话技术上的支持、免费的相机、镜头清洁维护外,
在遇到长时间维修(3 天)时,可以不要钱获得备用设备。甚至在买新相机之前,「PRO」们也可以找索尼借来「试试手」。
至于 AP 这样和索尼合作的专业新闻媒体,能享受到的专业服务更丰富:Sony Imaging PRO Support 除了会提供最新的全画幅旗舰相机、4K XDCAM 视频摄像机、G Master 系列镜头外,
还会在重大事件或赛事现场设立服务中心,为专业用户更好的提供设备借用、甚至是现场维修的服务,将设备对工作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022 年北京冬奥会期间,Sony Imaging PRO Support 就在现场准备了 250 部专业相机和 600 支长焦镜头。
根据现场摄影师 Nick Didlick 的分享,Sony Imaging PRO Support 的「现场军火库」里有
「堆满货架的 A1(48999 元)、EF 400mm f2.8(87180 元) 和 FE 600mm f4(90999 元)。」
被做成动图发到微博上的索尼 A1 与 FE 2470,Sony Imaging PRO Support 当场就提供了备用相机和镜头。且因索尼在现场准备了大量维修部件,维修时间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
佳能、尼康等相机品牌也有类似的专业服务(Canon Professional Services、Nikon Professional Services),主打的同样是现场设备支持和维修。
而这种真正的专业服务,也是「专业相机」和「消费级相机」之间最大的不同。
自从智能手机开始「卷摄影」,短短几年时间就把用来走量的「消费级相机」的代表——卡片数码相机打得落花流水。
虽然就目前的技术来说,在实打实的光学素质、可靠性和精准操控方面,手机暂时没有任何办法取代「专业级相机」、以及和专业相机「共享镜头群」的高端消费级相机。
在社会化媒体时代,大众已经习惯从微博、X 这样的社交媒体中获取未经核实的「信息」,而不是接受由权威新闻媒体报道的新闻。比起专业媒体拍摄的新闻图片,大众更喜欢时效性更高、临场感更强、画面竖着还晃得不行的 15 秒短视频。
再专业的摄影记者用再专业的相机拍出来的「决定性瞬间」,也仅仅是小圈子里的「自娱自乐」而已。
比如拍下「那张照片」的 Evan Vucci,就设置好了无线图传,所拍摄的每一张照片都会通过移动网络立即发送到后端的服务器中。新闻机构的社媒运营也会第一时间将照片发出,在充斥「黄色新闻」的社会化媒体中体现媒体的价值。
在社交媒体时代,专业相机的未来充满了挑战和机遇。尽管面临智能手机摄影技术的竞争,专业相机凭借其无可比拟的图像质量和专业性能,依然在高端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随着技术的慢慢的提升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专业相机将继续在新闻和专业摄影领域中发挥关键作用。
未来,专业相机和智能手机之间的界限可能会变得更模糊,二者将以各自的优势互补,一同推动影像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