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长期资金市场制度逐渐完备,上市公司通过回购、增持等方式维护公司价值、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持续增强。以深市为例,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深市已有24家公司披露回购计划,回购计划金额上限为35.56亿元。增持方面,2025年以来,13家深市公司相关股东加入增持行列。从2024年全年情况看,深市公司实施回购796.41亿元,股东实际增持248.37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65.76%和13.33%。
业内人士认为,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开展回购增持,对于提升长期资金市场活力和稳定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回购增持是公司经营和现金流向好的信号,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对于投资者而言,上市公司回购后,公司每股净资产、每股盈利等财务指标将出现改善,投资价值有望得到提升。
2025年以来,深市公司频频出手回购。截至目前,已有373家深市公司披露回购进展公告,回购金额约13.94亿元。同时,深市24家公司披露回购计划,回购计划金额上限为35.56亿元。
其中,不乏注销式回购。如顺发恒业公告称,拟以公司自有资金及股票回购专项贷款资金回购公司A股股份,回购金额为2.5亿元-5亿元,且回购股份将全部用于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从2024年全年情况看,深市公司披露回购计划768单,计划回购金额上限合计达1003.39亿元,其中15家公司回购计划金额上限超10亿元。
2024年深市回购呈现三大特点:一是注销式回购金额大增;二是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领衔回购;三是以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为目的开展回购的公司频现。
具体而言,首先,2024年有134家深市公司以注销为目的进行回购,计划金额上限合计达257.70亿元,同比增长72.08%,7家公司注销式回购金额上限超10亿元。
如2024年12月,海康威视披露回购公司股份的方案称,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公司已在境内发行的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回购的股份将用于依法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回购金额为20亿元-25亿元。
海康威视高级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奉玮表示,为增强投资者信心,海康威视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途的坚定信心和对公司长期价值的高度认可,结合公司经营情况、主营业务发展前途、公司财务情况以及未来的盈利能力等,推出了此次回购方案。
其次,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大额回购吸睛。如顺丰控股在2024年4月完成首期10亿元回购方案后,又于同月审议通过《关于2024年第2期回购股份方案的议案》,回购资金总额为5亿元-10亿元。
此外,2024年,159家深市公司以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为目的开展回购,计划金额上限合计达173.77亿元。
“关键少数”增持的进度条也在同步刷新。2025年以来,河钢股份、湖北能源等13家深市公司相关股东加入了增持行列。
从2024年全年情况看,共有287家深市公司披露大股东、董监高增持计划,累计增持上限金额达292.05亿元;深市公司实施回购796.41亿元、股东实际增持248.37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65.76%和13.33%。
其中,不乏大额增持。如2024年11月,东方盛虹发布增持计划称,公司控制股权的人江苏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盛虹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盛虹(苏州)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增持公司A股股份,合计增持金额不超过40亿元。
东方盛虹董秘王俊表示,此次增持计划体现了控制股权的人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坚定信心及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相关股东此举旨在提振投资者信心,切实维护中小股东利益和市场稳定,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不少增持计划已实施完毕。如2024年7月,中国稀土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稀土集团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途的信心与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同时为提升投资者信心,拟增持中国稀土股份。截至2025年1月7日,该增持计划已实施完成,增持金额为2.47亿元。
免责声明: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的主要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来源:开云棋牌 发布时间:2025-04-11 02:31:25